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7章 雁门关1

1937年10月初,八路军120师的358旅716团,悄然深入同蒲铁路北段的宁武、神池、朔县一带,在此地发动群众,开展游击战争,为抵抗日军的侵略播撒火种。

日本侵略者在这片土地上施行了极其野蛮的屠杀,他们的暴行令人发指。

716团的战士们目睹这一切,愤怒之情油然而生,非常渴望有机会为同胞们复仇。

此时,忻口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敌人每天从大同经雁门关,向前线输送弹药。

这条运输线对敌人来说至关重要,但他们却自以为这一带已是后方,警戒疏忽。

八路军716团的战士们披星戴月,日夜兼程地向雁门关方向赶路,将士们决心要用行动来告诉敌人,这里并不是他们的后方,而是他们噩梦的开始。

经过三天的急行军,部队到达雁门关西南十多里的老窝村。

驻下以后,他们发现敌人的汽车不时从雁门关上驶过,南面还时而传来隆隆的炮声。

716团立即派出人员沿公路进行侦察,老窝村四面环山,十分隐蔽,是开展游击战的好地方。

虽然村民们为了逃避日寇几乎都跑光了,但八路军到来后,逃到各地的群众陆续回来,和716团相处得水乳交融。

村民们自动给侦察员带路,帮助716团搜集情报,公路上有一点汽车动静,村民们就会跑来向716团报告。

短短几天时间,716团不仅摸清了雁门关一带的地形,还掌握了敌人汽车过往的规律。

10月16日,群众给716团送来情报:敌人三百多辆汽车,满载武器弹药,有经雁门关南开忻口的迹象。这些日子,每隔四五天就有敌人的车队通过。

716团立即召开连以上干部会,进行动员,干部们纷纷表示决心,争相成为突击队,他们将敌人的暴行作为动员部队的材料,激发全团的复仇怒火。

17日清晨,716团的领导带着干部们去勘察地形,当他们登上黑石头沟的山顶时,眼前展现出一片理想的设伏地点。

一条曲折的公路从雁门关蜿蜒而下,在石头沟处绕了一个大弯,公路西面是陡峭的悬崖,北面是一段斜坡,而南面不远处则有一座石拱桥。

716团的一部分兵力负责阳明堡方向的警戒,而3营11连则埋伏在桥西,以截断敌人的退路。

全团的计划是:突然发动攻击,力求将敌人全部消灭在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